《长安十二时辰》中圣人的历史原型,乃唐玄宗李隆基。
他是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但后期却倦怠政事,沉迷于歌舞升平之中安于享乐。
他本想做一生太平皇帝,但严酷的现实让他不得太平。
李隆基晚年生活中,有三件事对其打击很大。
从而使他精神崩溃,最后在抑郁中死去。
其一是安史之乱。
公元年,身为范阳、河东、平卢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史思明悍然发动叛乱,率军南下直捣长安。
李隆基被迫带领杨贵妃、高力士等亲信及部分禁军,仓惶西逃。
这是出乎李隆基意料的,本来李隆基待安禄山不薄。
安禄山任平卢讨击使时,败阵当斩。
李隆基不但下令赦免了他,后来还不断提拔重用他,以至于升为三镇节度使。
许多文武大臣曾多次上奏安禄山图谋不轨的情报,他不仅置若罔闻,而且还为安禄山开脱。
但就是这个隆基认为对己忠贞不二的干儿子,终于将屠刀砍向了自己。
这犹如晴天霹雳,深深的伤害了70岁高龄的李隆基。
其二是马嵬之变。
公元年李隆基率众南逃,被几百名士兵持刀带剑包围。
要求惩治身为宰相的杨国忠,以谢天下。
此时杨国忠,正好被吐蕃的二十多名使者拦住。
暴怒的将士一拥而上,大声呼喊:“杨国忠与人谋反!”
顿时将其砍成肉泥。
李隆基以为杀死了杨国忠,事态便会平息。
想不到将士们还要求将杨贵妃就地正法。
这是李隆基的感情所无法接受的,此时他早已失魂落魄,仍不愿处死贵妃。
但却众怒难犯,在大家一再的要求下,李隆基只好忍痛,泪流满面地下达了处死杨贵的的圣旨。
遭受干儿子背叛,又痛失爱妃,李隆基受到的打击之深可想而知。
其三是力士被逐。
高力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宦官,深得李隆基宠信。
公元年,高力士参与平息太平公主叛乱,力助李隆基登上皇位。
他平时不离李隆基周围,成为李隆基最忠实的家奴和心腹宦官。
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常为皇上排忧解难,因而受到李隆基的重用。
安史之乱和马嵬坡事变后,太子李亨即位。
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被李亨软禁。
从此李隆基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心情更加忧郁。
而此时忠实地陪伴着他的仍是高力士。
公元年李亨将高力士除名,发配到巫州。
与李隆基共同生活半个世纪的忠实臣仆,自己最后的一点精神依托也终于丧失贻尽。
77岁高龄的李隆基,在高力士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就凄凄惶惶地离开了人间。
李隆基凄惨的晚年,也正是自己一手造就。
执政后期都是自己作死,造就唐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
也是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历史向来就是这样无情,李隆基最终只得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