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
今年夏天最热的地方,是长安。
因为口碑爆棚、火到疯狂刷屏的《长安十二时辰》,凭借耀眼的豆瓣8.6分“成绩单”,跻身年国产古装剧口碑榜榜首。
让这个熙攘繁盛、光耀万年的伟大城市,再次成为流行文化中的焦点。
剧的热播吸引很多人来到西安寻找“唐长安”,不仅是寻找两个盛世之间的遥相共鸣,更多的是人们在寻找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形状。
《女友》在今年5月就采访了《长安十二时辰》的作者马伯庸。
在马伯庸看来,虽然那个“超越了时空气质的城市”消逝已久,但拥有无数唐长安城遗址、踪迹的西安,仍有很多可触摸可感受“唐风”的地方。而同一片土地上,相隔千年的两座城市,也在他构建的瑰丽小说世界中,越过时光的界限,缓慢重合,模糊了历史与现实。
他说,今昔合一的不仅有城市,还有超越时空的平等观念。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们的信念与烟火人生,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样。
文丨莫莫
01
居民攀在龙背上
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
在写《长安十二时辰》之前,马伯庸才出版了本奇幻冒险小说《龙与地下铁》。讲的是,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
这个脑洞故事,可能与他某次在西安乘坐地铁2号线有关。当时马伯庸迷迷糊糊中地听到“韦曲南站”报站声,顿时清醒过来,他有点激动地想起杜甫写的——《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诗作劈头就是两句: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西安有很多地名,都是唐代遗留下来,“虽然很多建筑已湮灭无痕,可这些地名却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只要看到,甚至听到那几个字,也足够像马伯庸一样的“唐长安”的粉丝,短时间内“生灭无数脑洞”。
脑洞开的多,就有付诸文字的欲望。
02
穿越面汤上蒸腾的热气
聚焦于另一个浩渺杳然的时空
年,马伯庸打开桌前电脑,登陆知乎界面,鼠标在一则提问处停下: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游戏)写剧情,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唐代长安城!”他脑海下意识浮出这个答案,被大唐长安城情结和突如而至的设想驱使,马伯庸眼前立刻闪现出“一个刺客的身影,在月圆下的大雁塔上跃下,追捕他的火红灯笼从朱雀大街延伸到曲江池,惊起乐游原上无数的宿鸟……”的画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写一个篇章,把曾经在西安汲取的“长安”灵感碎片,一片片拼凑起来。
小说中丞相李泌用来监控全城坊的长安沙盘,原型是西安小雁塔博物院地下展厅中的唐长安城复原模型,第一次看的时候,马伯庸就暗暗发誓“有生之年要劝人做一款大唐长安沙盘游戏”。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遗宝展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也被“挂到了”突厥狼卫曹破延的腰间。
记忆中坊的功能、典故、所居名人,他全写了批注做成小说地图。以保证书中每一个地名都是真实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尽可能准确的,每一条路线都是合理的——小说主角张小敬从西城永达坊的长安县监狱前往光德坊的唐代反恐最高指挥中心“靖安司”,全程十来里路,快马加鞭用时一刻钟,与现在从西安电子二路(永达坊附近)到太白北路(光德坊附近)骑车耗时一样。
甚至有网友惊奇地发现,自己在西安旅行时吃的每一个面馆,都“凑巧”落在小说中爆炸性场景的边上——于是有人开玩笑地问,马伯庸是有多么热爱吃面?在一种近似历史的氛围,混沌着填入真实的写法,让人“目光穿越面汤上蒸腾的热气,聚焦于另一个浩渺杳然的时空,书城相映,今昔合一”。
03
我想守护的
是长安百姓的笑脸
今昔合一的不仅有城市,还有超越时空的平等观念——
比如“神采飞扬”的女性,“我想借檀棋(小说中李泌侍女兼谋士)这个角色表达对唐代女性的敬意。她们虽然漂亮但不是花瓶,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并不依附于某个特定男性才存在。在很多紧要关头,要靠她们的坚持才能力转乾坤。”
比如芸芸百姓,“唐文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文化表层下面所隐藏的,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总是偷偷买河鱼去喂大雁塔慈恩寺边流浪猫的小沙弥;专做大芝麻粒毕罗饼的回鹘老头;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今西安太乙路祭台村)置个产业娶妻生子的外国驯骆驼师;跳舞跳到脚跟烂,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的崇仁坊(今西安碑林一带地区)的舞姬……
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们的信念与烟火人生,最易唤起现代人的动容与共鸣。豆瓣上有网友po出了最令自己动容的台词,是主角张小敬(雷佳音饰演)说的——“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守护长安城吗?……我想守护的,是长安百姓的笑脸……”
马伯庸很认同一句话,“所谓文化、所谓文明,其实是一个集体共同的想象体”。想要每一个人发自内心认同我属于这个集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能维系下来?就是靠我们对共同的历史文化理解。人们互相说中文,一起背唐诗,一起在西安找往昔“长安城”的风物与故事,在他看来,“这就是认同感”。
04
城市没有了故事
它就是砖块、石头和水泥
王安忆曾说过,她特别喜欢在巴黎大街小巷漫步,即使是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也有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那是福楼拜写过的圣路易岛,雨果倾心的圣母院,巴尔扎克笔下的蒙马特尔大街。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故事,那它就是一些砖块,石头,和钢筋水泥。所以不朽的城市,总是有不朽的文字。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安十二时辰》则是这座千年古城文学版图上的又一片拼图,虽然用它来完全重现唐代长安城肯定是不够的,但可以作为一把“钥匙”,为普通人探寻西安至今仍有迹可循的遗迹;去寻找在辉煌时代下面,如“我”一般的老百姓生活;最后,做个某一天担负起拯救世界上最伟大城市的英雄梦想。
问马伯庸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唐朝,他想变成谁?他的回答是:不想成为任何一个有名的人,做个小官就差不多了。偶尔出去旅旅游,喝喝酒,回来看看书,听听曲儿,平平安安过一生。读对了历史书,你会发现,能太平渡过一生,已经是绝大部分古人的奢望。
马伯庸
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系列、《风起陇西》等,最新作品为《显微镜下的大明》。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它们也被称为“马伯庸IP剧”。
编辑丨沐一
封面丨网络
本篇图文版权归《女友》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