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李必有个好帮手——郭利仕,作为宦官,他不但颇受皇帝信任,还掌握了兵权,而郭利仕的历史原型就是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高力士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
说起来,冯元一也算是出身名门,高力士是曾助陈朝、隋朝,平定岭南的巾帼英雄,有着“岭南圣母”之称的洗夫人的六世孙,其祖冯盎则稳定了岭南并归顺了唐朝,获得了李世民的赞赏。
冯元一的祖父冯智戴,父亲冯君衡都曾是潘州刺史,后来,武则天派酷吏去岭南调查谋反案,冯家因此遭殃,冯元一被阉割后送入宫中侍奉武则天,后因为犯错惹恼了武则天,被鞭打赶出皇宫。幸好有个好心的宦官高延福收他为养子,从此改名为高力土。
高延福出自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门下,高力士也能常往来于武三思家,后来得到武三思的帮助,高力士重回宫中。高力士谨慎细密的优点逐渐体现出来,而且擅传诏书,深得上下喜欢,还升了官。武则天死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十分激烈,政局极不稳定,但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高力士就看好并结交了他。
唐隆元年(公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以及武氏党羽,拥自己的父亲李旦复帝位,高力士也有参与谋划之功,因而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又过了两年,高力士又协助李隆基将太平公主及其死党铲除。随后,高力士因功升迁至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高力士因为皇帝对他的无比信任,更是地位非凡。当时的公主见到他都要称呼他为“阿翁”,驸马则称呼他为“爷”,就连太子李亨见了高力士也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二兄”,李隆基更是把各种公文交给高力士处理,还对人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高力士在我跟前,我睡觉才会踏实。
而且高力士也没有辜负李隆基的信任,史书对高力士的评价是:“近无闲言,远无横议”。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往蜀地。当时李隆基内侍太监有高力士、袁思艺两人,袁思艺跑去投靠安禄山,高力士则侍奉李隆基逃至成都,后来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安史之乱平息以后,玄宗被迎接回朝,并尊为“太上皇”。儿子唐肃宗自然不希望唐玄宗插手朝政,于是让老爹居住在兴庆宫,而此时,侍奉在唐玄宗身边的仍然是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