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曾经椽头风和雨,拓来一纸问秦汉探秘西 [复制链接]

1#

秦砖汉瓦毛公鼎

甲骨石经散氏盘

参观秦砖汉瓦博物馆之前

先来了解一些瓦当的小知识吧

参观小课堂

什么是“瓦当”?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现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

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挡瓦为瓦当,瓦面带有圆形花纹或者造型。

瓦当的出现

数千年前,古代先民的居所以地穴、茅屋建筑为主,考古发现,至殷商时期,极少量的大型宗庙和宫殿建筑屋面为便于排水开始使用少量瓦,但多数建筑依然是“茅茨土阶”。

随着文明的推进以及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在距今三千一百年前的周原遗址(今陕西扶风、岐山县)发现了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瓦当”。

一砖一瓦演绎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

目前有座博物馆

其中民营博物馆达到62座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00:24

蛰伏中的民营博物馆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代砖瓦类专题博物馆,坐落在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大汉上林苑(杜陵)文化生态景区内,馆藏西周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瓦当及古砖个版别总计余件。

瓦当文化始于周而盛极于秦汉,大体经过半瓦到圆瓦、由阴刻到浮雕、由素面到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这样一些递进。

它是文字、文学、美学、书法、雕塑、装潢、建筑等多门类综合共蕴的艺术,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历史、宫廷、宫署、陵寝、地名、吉语、民俗、姓氏等等,反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美学、政治内容和历史文化。

秦砖汉瓦博物馆展示的数千枚历代精品瓦当和古砖,画像精美、图案瑰丽、文字隽秀。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演绎着千年的历史,既体现出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瓦当艺术的隽永魅力,也记录了中华建筑文化绚丽辉煌的一页。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镇馆之宝

——“天人合一”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天人合一”瓦当,由“金乌神鸟”、“玉兔蟾蜍”和“益延寿”三枚瓦当组成,出土于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汉武帝延寿宫遗址,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多福长寿益延年”。

该遗址所出三枚瓦当,当面直径22cm,为汉瓦中罕见巨制,边轮有纹、当面外围饰连珠纹。为汉武帝御用的祈福长寿的延寿宫建筑用瓦。

据《史记孝武本纪》载,武帝晚年欲求延寿,逐按方士公孙卿所言“仙人好楼居”,而在建章宫旁修建了与仙人会面的延寿宫。

1

“金乌”是古代先民用来代表太阳的图腾。此瓦当面金乌雄昂展翅、一飞冲天,融威猛与精微于一身,兼写实与意造于一体,得雄浑大器之美,一望而夺人心魄。

2

“蟾蜍玉兔”取意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瓦当当面蟾蜍短尾圆目鼓腹,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汉代瓦当艺术的浪漫色彩在该瓦的造型上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融汇。

3

“益延寿”则为祈福长寿的三字吉语瓦当。

西汉是中国古代最雄强最辉煌的时代之一,汉武帝时期又是西汉的鼎盛时期,这组中国鼎盛时期重要宫殿的具有标志意义的“金乌神鸟”“蟾蜍玉兔”“益延寿”瓦当,更显珍贵。

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自然的自信的力量,更多的呈现出大汉民族和汉文化的精神内涵。它们是汉代精神、理想和气质的象征和表现,也是秦砖汉瓦中的顶级重器。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

青龙纹瓦当

新莽时期。圆形,直径18.0厘米。当面一龙,身体随中心圆突呈“之”形弯曲,龙尾高扬作疾驰状,整个造型富有张力和动感。出自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为新莽时期宗庙建筑用瓦。

白虎纹瓦当

新莽时期。圆形,直径18.0cm。当面一白虎,身体环中心圆突,虎昂首阔步,张口圆睛,尾高扬卷曲,神态矫健威武。虎身在全身斑纹的装饰下,更是显得神采奕奕。出自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为新莽时期宗庙建筑用瓦。

朱雀纹瓦当

新莽时期。圆形,直径18.0厘米。当面一朱雀,凤头鹰喙,鸾颈鱼尾,口衔宝珠,翅膀展开,昂首而立。中心圆突位于朱雀翅中。身上及尾部的装饰性羽毛,显得富贵华丽。出自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为新莽时期宗庙建筑用瓦。

玄武纹瓦当

新莽时期。圆形,直径18.0厘米,边轮略残。当面一龟蛇合体之玄武形象。一龟在爬行,一蛇缠绕其身,蛇头与龟首相对,龟身及蛇身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中心圆突在龟背中,形象沉稳浑穆。出自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为新莽时期宗庙建筑用瓦。

加大文创研发力度,让文物活起来

▲部分文创产品展示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对瓦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在原有瓦当系列、拓片系列、《秦砖汉瓦》工具书系列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加大秦砖汉瓦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力度,新开发秦砖汉瓦茶具、瓦当图案丝巾、拓片图案折扇、瓦当笔记本等文化与实用性兼备的文创产品。

游客在欣赏收藏和使用之余,秦砖汉瓦的文化影响力也得以延续和加深,实现“把文化带回家,让文化活起来”的宣传目的。

寓教于乐,打造“巧手匠心”特色研学

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博物馆开发了系列参观﹢体验的“巧手匠心”特色研学活动。

“巧手匠心”体验活动包括拓片制作、彩绘石膏瓦当、瓦当篆刻、姓氏瓦当设计、瓦当泥塑等,通过寓教于乐的动手体验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瓦当和古砖不仅镌刻着中国古代建筑成就,更是文字、美术、书法、雕刻等技艺的综合体现。从而感受历史智慧,传承文化精髓。

研学活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研学团队,已成为西安一个重要的研学活动目的地。

每年接待国内外学生研学团队百余批,精心设计的研学活动让参与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领略秦砖汉瓦纹饰内容及风格的变化万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感受秦砖汉瓦的悠远神韵。

想了解更多馆藏信息

快去秦砖汉瓦博物馆

打卡吧

参观小贴士

场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