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易烊千玺的十二时辰,看尽盛世长安的一天 [复制链接]

1#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故事时间是唐朝的天宝三年(公元年)的中元节。那一年,杨玉环(杨贵妃)入宫,安禄山接替了裴宽,掌任范阳节度。

当时在位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在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公元年)以后,登基称帝(公元年)。前期的唐玄宗勤于政事,拨乱反正。开创了唐朝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到了后期,李隆基一门心思地安享晚年。自认全国上下一片祥和。殊不知,危机正悄然而至。

长安城内,混入了一帮来自西域的突厥「狼卫」,试图伺机谋反。他们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精英。此番入城,就是要赶在最热闹的上元节——屠城。死囚张小敬(雷佳音饰)临危受命,携手李必(易烊千玺饰)在十二个时辰内抓住狼卫,拯救长安。

这是一场为期一天的「狼人杀」游戏。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真TFBOYS和中年TFBOYS一起演了部「大唐版《长安反恐24小时》」。

为守护这座城市,保护百姓安全,朝廷设立了靖安司。这个机构,功能强大。靖安司司丞李必介绍时称: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机密档案皆汇聚于此。

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类似于大数据分析的推算演法:大案牍术。更是在城内,每隔三百步设置一座望楼,楼上驻扎着配备弓弩的武侯。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快速传达到决策中心,人们用不同颜色的方格并配以不同的组合来完成使命。

讲到这里,就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种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里特有的结构「三一律」。

意思就是,在同一时间、地点、情节下,服从于同一个主题的戏剧形式。这部剧正是借鉴了此结构。编剧马伯庸毫不避讳地说,这部剧参考了美剧《24小时》的叙事风格,但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良。

全剧第一幕以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式的长镜头展开。画面徐徐穿过长安城,向观众展现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长镜头下的长安城庄重威严,气势恢宏。

这部剧,才是真正的「重现大唐风采」,大唐风采,不是什么贵妃荡秋千,不是什么金碧辉煌的城市,而是开放、包容、自信的世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的权力中心。长安城的街坊、建筑,必然是厚重不失典雅,长安城的人民,必然是骄傲不失温柔。《长安十二时辰》中,这些细节表现得特别好,特别是对于唐人的自信、包容和善良,一个剃头店的小老板,说起自己是长安人的时候,眼睛是放着光的;一个被关在牢里的诗人,说起大唐来,姿势豪迈得像在说自己的家。

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只要有了对生活方式的自信,就有了文化自信。」

除了主创阵容吸睛,这部剧也致敬文化和历史。宣传团队将剧中十分重要的「长安舆图」都准备好了,可见其对细节把握之妙。

长安城布局十分方正,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有六条大街,长安城标准的中轴线就是朱雀大街。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

西部是长安县,东部是万年县,寓意「长安万年」。长安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实际上是)坊。结构对称,排列整齐,独特的中式美学,成为不少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白居易有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道出了长安城彼此平行又相互交错的格局。

剧中,对用词礼仪也有讲究。终于不用听到用「皇上」呼唤唐代皇帝了,在唐代,对皇帝的称谓是「圣人」。

圣旨不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圣人」虽然是「圣人」,但是当了父亲,就变成了阿爷(耶),这一点,李世民爸爸在写给李治儿子的信里可以证明——「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爷爷一辈则叫「阿翁」,答应会说「喏」。

与此同时,以前只在《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看到过叉手礼也第一次的用在了影视剧中(虽然也有相关的文献说这个是晚唐的礼节,但是毕竟这个属于唐礼)。

剧组在服装配饰做了细致的研究。比如,就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作为道教弟子的服饰问题,咨询了中国道教协会的意见,其莲冠造型被称为是“近年来影视剧中唯一正确的戴法”。

唐代道教已经形成完善的服饰制度。修道者服饰分为七种等级,按照入道年限和学道深浅,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斤和靴履以及所用的颜色、质地都有不同规格。等级越高者,服饰越复杂和华丽。初入道门只能戴帽子。剧中,李必带有两冠,上清芙蓉冠和玉清莲花冠,是道教中等级较高的法师才能佩戴的头冠。

李必头顶芙蓉冠,一双秀眼细眉,手执长拂尘,身披青石道袍。剧中的易烊千玺,气韵道骨仙风,好似从画中走出一般。

《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说:「易烊千玺的眼神太超乎年龄了,那就是我心中李必的眼神。」

这是一个很难演的角色,用知乎用户

陈寒的话来说,他是比较少见的「心狠手辣型正派人设,多演一分用力过猛,少演一分被戏骨埋没。」表演上稍有差池,就会招致骂声一片。换作一般流量明星,可能不太会冒险接这样一个角色,但易烊千玺不但接了,还接住了。

周一围觉得易烊千玺身上最值得表扬的就是那份稳重,「他待得住,他不慌。」雷佳音说,「千玺这孩子不可限量。」

易烊千玺身上有不少与李必相似的地方。他也是少年成名,13岁加入TFBOYS组合正式出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长大。

李必7岁能赋棋,易烊千玺也是从小被人发现有艺术天赋。对李必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把握住长安城内的这十二个时辰。但对易烊千玺而言,未来的路还很长,远远不止今天,不止此刻。

微博粉丝超过万的易烊千玺,一个18岁的少年,很多人会说,他的运气真好。但是,真的运气好吗?

年,易烊千玺本该有三部作品与观众见面。

原定1月30日开播的《艳势番之新青年》,近期已经改名为《热血传奇》。但至今未能开播。

《少年的你》在淘票票的上想看人数突破万,在今年的排名中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影片原定于暑期上映,如今已经撤档。

而硕果仅存的《长安十二时辰》,在娱乐圈上演「婚丧嫁娶」大戏的这一天,零宣发悄悄上线。不上主页,没有剧照,但依然好评不断,在豆瓣拿下8.6分。

在《长安十二时辰》选角时,导演曹盾看中了易烊千玺慢热、寡言的人物气质,这与贵族出身的李必相似,他们都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感。

在他们两个身上似乎都背负着时代的重任,李必牵挂着大唐的国运,千玺则应对着所有人的目光。就如李必在剧中所说——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世界上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价来交换的。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亦不例外。

易烊千玺几乎牺牲了自己整个童年和青春,来换取一个变得「与众不同」的机会。比起许多人快乐而自由的童年时光,易烊千玺的童年则被各种艺术学习班所填满。

5岁开始,易烊千玺开始学习舞蹈。每天上完舞蹈课,母子二人从北京市区坐最后一班公交返回昌平的家,路上往返要4个多小时。

熬夜,对易烊千玺来说,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因为等到舞蹈班下课,就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他和妈妈常常喜欢坐公交车最后一排,因为这里方便歇息,或吃点便饭充饥。

从5岁到13岁的8年里,易烊千玺几乎学习了所有的艺术班。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各种舞种,学过魔术、变脸、跆拳道、吉他、书法等等。

他会红,其实早就埋下伏笔,出生于千禧年,妈妈别出心裁为他取了四字名字已经开始——“烊”字代表欢迎的意思。就像千禧年曾被赋予了太多期待一样,易烊千玺也被赋予了很多期待:

你能想象到的培训班,舞蹈、音乐和书画,他几乎都参加过。而且,并不是玩玩而已。不想练书法,妈妈就将他跟楼下练琴的小姑娘较劲,她琴声不停,他练笔不停。学跳舞,课后别人都走了,妈妈让他独自在练习室练习。

这时候的易烊千玺,还是个孩子,被安排得很明白——长大后,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5岁,易烊千玺就成为北京电视台《才艺训练营》的周冠军;

7岁参与北京电视台的3档节目;

8岁常驻央视,成为《阳光少年》的总冠军;

9岁加入“飞炫少年”少年偶像团体;

11岁单飞继续学艺参加各类活动。

易烊千玺的从艺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12岁时,易烊千玺参加湖南卫视《向上吧!少年》的海选。在表演过后,当时的评委钱枫和田源并没有点评千玺,他也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复赛时,易烊千玺街舞跳到一半就被评委曲家瑞打断,曲家瑞点评说:「我可以看出你有野心跟企图,但你的舞蹈却完全没有跟上你选的这个音乐。」高晓松则说:「假以时日,以你的舞蹈天赋和你的怪名字,以后有可能会红。」这次比赛,易烊千玺止步于全国百强。

很快,易烊千玺又参加了CNTV的网络选秀节目《宝贝来了》,但结果依旧落榜。

13岁的易烊千玺,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初中的课程日益繁重,从艺之路充满黯淡,他已经打算将重心转移到学业中去。

也是这个时候,来自时代峰峻公司的一通电话打来,邀请易烊千玺母子俩去重庆看看。这改变了13岁的易烊千玺的命运。此后,易烊千玺多了一个新的身份:TFboys组合成员。

17岁,是一个人人爱做梦的年纪。许多人都喜欢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受到万众的瞩目。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感谢易烊千玺这样的人能够出现。因为他用自己许多年的努力与汗水,带着给了迷途中少年以方向与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易烊千玺也是无数人梦想的集合体。

易烊千玺有许多被粉丝戏称为「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如看书、画画、泥塑、钓鱼、写书法。

他在instagram上发了一条照片动态,除了美好的落日、椰树、沙滩和蓝天,还有班宇的短篇小说集《冬泳》。

提到易烊千玺的读书清单,可能粉丝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活着》。在淘宝搜索《活着》,出来的结果就大多带有「易烊千玺推荐」的字眼。

易烊千玺在微博晒了《活着》这本书,并写了段读后感:读《活着》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

在年参加《天天向上》节目时,易烊千玺就现场展示过书法。他的一些书法作品还被收藏在丹麦大使馆。长大一些之后,他的瘦金体、楷书、行书也写得有模有样。

少年的你,未来可期。

在年《我的时代和我》纪录片中。易烊千玺说:「希望能够一直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希望可以不让自己失望。」

接拍《长安十二时辰》时,易烊千玺开始有些畏怯,当听说这个剧组不赶进度,一天可以只磨一场戏时,他才选择接下了这部戏。

仅第一集,编剧团队就写下了23个版本,而《长安十二时辰》的细腻与沉静,最终也收获了应有的掌声。

他没有选用讨巧和顺拐的方式,去延续作为偶像该走的轨道。而是选择打破一些貌似常规的偶像戒条,去走了一条最不讨巧,最不迎合的路子。

但演戏好似生活,除了专业积累,还有人生体验。易烊千玺还很年轻,他的演技依旧缺乏实感,他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着实是短板。

比起我们大部分人,去伸手触摸这个真实的世界,对他而言有点难。世界在把他推得更远的同时,还在他面前隔了一层膜。

他要像北野一样表现叛逆,可他却一直是个谦逊低调的乖小孩;

他想表现出恋爱中的怅然若失,但他还从来没谈过恋爱;

他要像李必一样表现彻骨之痛,但彻骨之痛却离他十万八千里。

现在,很多人提到易烊千玺,就说他很帅。有多帅呢?时尚圈里给的广泛评价是「硬照零失误」。

虽然被各种光环围绕,易烊千玺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他怀念的,是那种努力过后独特的汗水味道。用实力,远比靠外表实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在电影《少年的你》给了人们一个猝不及防的可能性——留着板寸,一脸的伤,眼睛里是倔强无畏、不服输的野性。颠覆形象,以突破他人对自己外表的定义。

他一定承受了压力,但他仍然决定这么做——实力是可以用一辈子去证明的东西,不着急。这时候的易烊千玺,又长大了一点,他不断在突破自我——你要得到什么,必然要失去什么。

在明清早已被拍尽的今天,对于盛唐的景象,却仍旧停留在想象。但哪怕是《大明宫词》、《妖猫传》和《狄仁杰》等,还是带着宫廷题材的镣铐在跳舞。而《长安十二时辰》则从宫廷跳了出来,它着力还原长安的一天。

没错,用一部电视剧,来讲一天的故事。

导演曹盾曾说过:「我希望观众能从这一天里看到的:这个城市原来可能早上起来大家在干什么、中间是要干什么、晚上是要干什么、上元节是怎么过的。」

于是,观众的视线会跟着救城的张小敬,从靖安司到朱雀大街,从修正坊到曲江池,走过长安的一百零八坊。

唐长安城之繁盛,首先表现在一个字上,大。周长近36公里,面积约87平方公里,大约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10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

据说,《长安十二时辰》为了还原长安城当时的巨大规模,投资超过6个亿,场景搭建总面积达70亩。

因此,跟一般的国产剧不同,《长安十二时辰》中有着大量的中远景镜头。镜头落下的每一处,都透露出盛唐的滂沱大气。当然,唐长安城的繁华不仅在于大,更是在于包容。

鼎盛时期,城内生活着一百多万个不同种族、文化和信仰的居民,官府中有许多胡吏在当差。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仅会看到长安城的繁荣与伟大,宫廷与权贵的权谋斗争,也会看见它市井的一面,勾栏瓦肆,平民住所,东西市外贸通达。

就像剧中李必所说: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不会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无从溯源,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