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安区砲里乡布村的历史溯源及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1#
白癜 http://www.zgbdf.net/
.6.25./「原创首发」作者:问虚?小僧/编辑:窦文彬?杨永辉

布村,是唐时砲里的一个老村子。古时人称四布村。四布村,顾名思义,是由阎家布村、王家布村、乔家布村及布村沟组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除阎家布村归长安砲里外,其余布村现时皆归蓝田县所辖。砲里原原为长寿山,而布村处于长寿山的梅花岭。

现时归长安所辖的砲里布村,土地面积亩,沟地亩,人口人户,6个村民自治小组。距西安21公里,距长安城区20公里。东邻蓝田县田湾村,西邻砲里东岭村,南邻魏寨侯村,北邻蓝田布村。人口姓氏以熊、刘、巨、吴为主。

布村在明洪武年间,称布村里(因明洪武时,户头达户以上村子设里。明洪武时,布村里户头至少达户以上),系咸阳、长安两县46古里之一。

据传,唐时,一阎姓家族就居住繁衍在这里。至今,布村的许多地方,人们还习惯的冠以阎姓号头。如阎家坟、阎家涝池、阎家街、阎家井等。后因战乱及自然灾害,于清末时,阎氏家族绝门。

在北宋时期,阎氏家族家业正为发达之时,刘、巨两家族亦迁徙至此繁衍生息。但刘、巨两家族门户却是蹊跷,刘氏家门繁衍至10户,巨氏家门繁衍至8户,再也无法繁衍门户。如若刘氏家门繁衍超出10户,巨氏家门繁衍超出8户,刘、巨家族必遭大难,暴死人丁。直到现在为止,刘氏、巨氏的后生们还对流传着刘不过10,巨不过8的说法疑之惑之,不得其由。

布村熊姓家族,为湖北楚荆王熊通后裔。后因楚败落,熊氏家族四处散居,部分人迁至陕西凤镇。元朝中期这部分人由陕西凤镇迁至砲里布村。

布村吴姓,在上世纪50年代,由蓝田前卫镇香村至此,做了布村的上门外甥。

关于布村的得名之说有二。其一,在晋朝的十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少数民族部落的大量涌入关中,关中汉人视少数部落为敌,为御外敌入侵,各村寨便为自家筑修了城堡,并以堡称谓。因堡与布,在关中一带,读音相近,以堡谐为布音,故,布村以此得名;其二,古时砲里原上盛产棉花,有许多布匹手工业者以织布为生,时常将他们的布匹拿到布村来交易,布村遂形成了一个以交易布匹为主的市场,故,布村以此得名。此二者,虽各有其辞,但皆无史料可依。究其何者为是,待智者以考。

布村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子。每至春节前后及家闲时候,作为传统的民俗文化的社火表演,誉满乡里,名传四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布村的社火是真正原始意义的以社庙香火而结伙的民间文化活动。由于布村社庙历史悠久,同蓝田、灞桥等周围社庙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每当布村耍社火时,周围的社庙无不前来捧场祝贺,并加入其中,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共享其乐。因布村社火历史的悠久,他们的社火芯子、狮子龙灯、高跷,无论从服饰、脸谱、艺术造型上,都高人一筹。他们既继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又批判性的还原历史人物的本质,吸入了现代的人文元素。尤其在人物造型上,有着他们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独特理解,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可以从惟妙惟肖的历史人物展示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如从《三娘教子》中传达出的孝,从《天仙配》传达出感人的坚贞不屈的爱情,从《关羽出关》中传达出忠勇,从《周幽王》传达出封建帝王的鲜耻等等。这种传统的寓教于乐方式,更好的推动了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依然生活在布村的熊氏家族,虽然经常于内心问耻于上古的祖先,在布村的社火中,他们曾妆扮过无数次的昏庸无道的君臣,但他们从未扮演过曾闪耀过中国历史上的熊通。作为古老的布村,在其悠久的历史上,却也有着不尽的遗憾。

据传,在唐时阎氏家族的昌盛时期,阎氏家族为了后世兴旺发达,出粟谷62石,小麦40石,布匹匹,丝绸匹,雇工30人,于村东北角修筑一寺,曰白鹰寺。白鹰寺占地18亩,规模宏大,气势恢弘,香火旺盛,八方求祈,实乃一方名寺。

据兴教寺碑文记载,杜甫乐游长安路线,首站为兴教寺,第二站便是白鹰寺。作为一代诗圣的杜甫,佳作无数,妙句万千,但,阅尽天下之书,却也未见诗圣关于白鹰寺的片言只语。不知是诗圣那日太得的慵懒,还是寺里的茶淡,或许是此处的佛渊太深,一时使得诗圣失了灵感,方与后人留下这般的遗憾。

好在白鹰寺现在还在。根据白鹰寺现存的砖瓦上存记的文字,我们得知,白鹰寺于乾隆年间进行了翻修。虽然白鹰寺中间的汤房、厢房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不复存在,但前后大殿却依旧巍然屹立在那里,供布村的后生们读书,做了学堂。

虽然布村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风风雨雨的洗礼,但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布村人彻底得到了新生。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冲破了固有的小农经济意识,以豪迈的情怀,昂扬的步入了新型农民的行列。

最近几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在当地*府的正确领导下,布村新一代的科技型农民刘忙库、刘伟峰,依布村的自然环境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占地亩,投资万,建成了集西瓜育苗、试验示范的标准化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西安市神鹿西瓜种植基地”。成为了砲里原上第一个无公害绿色农业科技专业户。

为增加空间使用值,优化立体栽培结构,使科技农业向正规化的长足发展,他们赴河南、山东、渭南、阎良、杨凌、户县进行了多次的实际考察,学习他们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他们基地育苗呈现出了幅射性的发展,不仅供应长安,还远涉灞桥、蓝田一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西安市神鹿西瓜种植基地”的发展,在以科技为基础上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农业大量的剩余劳力使用问题,更为目前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积累了保贵的经验,如一只翱翔的白鹰,带领着布村人,飞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