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一条街,一副描绘中国百年现代化发展史的美
TUhjnbcbe - 2023/7/18 20:51:00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20/176690.html

在中国,似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地标性的街道: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武汉的江汉路,南京的中山路等。每条街都承载着它所在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记忆,每条街都有着自己讲不完的故事。

如果要从中评选出一条全国人民最耳熟能详的街道,那么,结果非北京的长安街莫属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吴瑛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曾经在小学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带着对周总理的沉痛缅怀,神游过一次北京的长安街。

可以说,北京的长安街是中国最有名的一条街,没有之一。从长安街的诞生那一刻起,它就是中国*治与文化事件的舞台。从明清到民国,新中国成立到今天,长安街成为了一面折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镜子。

“长治久安”——中华第一街

今天的长安街,是以元朝大都城墙内的顺城街为基础建成的,在元朝时期也不叫长安街。

公元年(明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紫禁城建成后,因为皇城扩大,内城的南城墙南扩,原来的旧城墙也就成为了街道。

因为北京紫禁城的布局是参考南京旧皇城,当时南京皇城前的街道就叫“长安街”,因此,迁都后的明朝就延续了南京皇城,以“长安街”命名皇城前的街道。

“长安”的寓意很好——长治久安,而且,汉唐都以长安为都城,因此,长安街的名称又有了大明统治者对“国家像汉唐一样强盛”的一层期待。

满清统治者在入关后接管了明朝的江山,他们并没有对明代北京城的整体布局进行结构性的改动。因此,长安街也被完整保留,持续了几个世纪。

明清时代的长安街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街道有很大的不同,当时长安街被天安门广场截断,分为西长安街和东长安街,两条独立的大街。长安街总共也就是从东单到西单,差不多三公里的长度。

东长安街旧照——东单牌楼

老北京有一句老话儿说的好:“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这也暗示着当时西长安街和东长安街在功能上的截然不同:

根据古代的五行理论,西方属金,象征着秋季,寓意凋零与死亡。因此,西长安街主要和刑罚、*事、威权联系在一起。明代的五*都督府、锦衣卫,还有清代的刑部、都察院等部门都设在西长安街。而五行中,东方属木,象征春季,意味着生长和生命。因此,东长安街和商业、民生、庆典相关。明清两代的六部衙门(除刑部),还有帝国的最高学术机构——翰林院,都设在这里。在清朝灭亡以后,年拆除了中间的东、西长安门,东西长安街逐渐贯通,天安门广场也可以让民众通行。不过除了打通整条街道,民国时期的长安街除了增加了路灯、有轨电车等设施外也没有太大变化。长安街的东西两部分仍旧被四座牌楼阻隔着,还没有成为现在这样笔直通畅的大街。

长安街改造

年,为了给游行队伍提供便利,*府决定将长安街打通、拉直。因此,天安门广场两侧的牌楼陆续被拆除了,长安街从东到西,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贯通。随后的几十年间,长安街的宽度和长度都在不断地增长,而且大多数改造的动力都来自于筹备国庆庆典。

建国前,东单跟中南海之间的路段是长安街最宽的地段,那也不过是15米宽。而在国庆十周年庆典前,北京市*将东长安街的两条路合并,长安街的宽度达到了50米,在南池子附近的核心路段甚至被扩展到了80米,被称作“游行大道”。

长安街上的游行

长期以来,长安街总共就是从西单到东单的3.8公里长,而且还不贯通。民国时期,长安街还从西到东依次分成西长安街、府前街、东三座门大街和东长安街四部分。而新中国建国后,长安街先开始向西延长,于五十年代末向西延长到了20公里外的石景山,而东延相对要慢一些,到70年代才延长到建国门以外。

到今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长安街已经是一条总长40公里的笔直、通畅、宽阔的大街,是贯穿整个北京城的唯一主干道。

在形态上,长安街在新中国建国后也经历了改造。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城楼前的路面铺装了花岗岩石,街道两侧种了成排的白杨和垂柳,还有华灯灯柱。

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长安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长安街沿线和天安门两侧的的步道加宽至六米,而且全部改用花岗岩铺装,所有的管道和电缆全部被埋于地下,垃圾箱广告牌交通标志都被翻修一新。除此之外,街道还增加了绿化和公共椅等设施。整个工程完成之时,长安街显得前所未有的美丽和整洁。

长安街——一副记录了关于新中国的成长的画卷

五四运动、开国大典、国庆阅兵,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还没有哪条街道能像长安街一样,见证过如此之多关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时刻。

民国时期,长安街中的天安门中间门洞上,先后悬挂过孙中山、蒋介石的画像,在新中国建国后又挂出了毛主席的画像,天安门成为了中国*权的象征。因此,天安门前的长安街,长安街上的建筑,也就成为了国家形象的代言。

在新中国的七十年岁月里,长安街两侧新建了很多建筑,逐渐显示出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主干道的特色。长安街几乎所有重要的规划和建设,都是为了迎接国庆庆典。

在上世纪50、60年代,长安街的建筑主要体现的是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风格。这一时期新建的重要建筑,包括*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人民大会堂等。

北京*事博物馆

其中,北京*事博物馆是典型的苏式建筑,建筑的中间部分高,两侧低。

北京民族文化宫

相比而言,民族文化宫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图案和素材,而且建筑师设计了很多类似于浮雕的细节对古代木构建筑中的构造进行还原。

人民大会堂

从建筑风格上来看,人民大会堂则介于前两者之间,既没有明显的苏式建筑特点,也没有突出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征,体现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进一步折中和融合。

在70、80年代,中国逐渐开放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长安街上新建的建筑都与中国在外交和商业上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时期的新建筑,主要是饭店、写字楼以及商业大楼。

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确定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目标,而作为一种工业类型的建筑行业,很多大楼都体现了标准化的工业风格,各种采用混凝土预制板的建筑在这一时期快速地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新建筑基本都是建在东长安街上,这与之前我们提到的传统方位特点也是吻合的:东长安街主要和商业、民*、庆典相关。

而且,发展东长安街也是中国向世界表示友好的姿态,其中很多重要的建筑都和中国在外交上的进展有关系,比如建国饭店和国际俱乐部,就是专门为了建国门周边的各国外交群体所建的。

在这一时期,西长安街上也新建了一些重要建筑,因为在历史上,西长安街主要跟威权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央电视台大楼(“大裤衩”之前的办公地),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这样中国权威媒体、统筹金融的中央*府机构建筑,就都落在西长安街上。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长安街的建筑风格是多元、后现代化。这一时期长安街上建筑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如果说70、80年代长安街上最典型的建筑类型是宾馆和饭店的话,那么在90年代则是商业大楼。在9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中,所有30个提名建筑里,其中有10个是银行或商业大楼。它们到今天都还很有影响力,其中包括了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和东方广场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世界的交流逐渐加深,长安街上的建筑风格也显得更加多样化、后现代化。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北京几乎所有的国家重要工程,都是国外建筑师设计的,比如坐落在长安街旁的国家大剧院,就是由一位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作为了国家庆典的重大工程。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是一由钛金属和玻璃构成的壳体,也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鸟蛋”。在这枚巨大的蛋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中国传统元素的影子,是中国拥抱世界的一种体现。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长安街沿线的建筑风格显得更加破碎,也更加地多元化。

就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七十年整体而言,长安街沿线的建筑改造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长幅展开的拼贴画,这幅画描绘了中国在20世纪不断寻求国家认同的周折经历:从最初在50、60年代,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70、80年代,中国关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定义;最后,从90年代到今天,中国要展现的身份是一个区域性的大国,乃至世界强国的雄心。在这其中,中国每一次的身份转变,都在长安街这幅画卷中留下了属于那个时期的特殊印记。

结语

在城市的设计中,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灵*所在。许多城市都有着精心设计的中轴线,比如欧洲的巴黎等城市。不过,巴黎等城市的中轴线都是一条可以通行的主干道,而北京的南北中轴线是则是一条虚线(不是道路),它不可供行人通行,是一条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空间分配轴线。

北京中轴线

与北京的南北轴线相比较,长安街这样实际的东西轴线其实更接近于欧洲城市的中轴线。如果说南北轴代表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威,那么长安街沿线则是开放通透的空间,则是代表着现代主义的精神。

长安街笔直,又十分宽阔;它车流不息,却又实时通畅;它的发展充满艰难险阻,却有着无限光明的未来。长安街这样的大道,在现代的中国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定期的国庆典礼和游行,强化了它在中国人心中“中华第一街”的精神符号地位。

长安街那漫长的改造和变化的历史,在时间上已经与今天的我们有了距离。然而,也正因为我们不再身处其中,才能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它,重新认识它的意义:长安街不仅仅是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面镜子,它也是描绘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一个象征。

参考资料:1、《长安街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于山水,年三联书店2、《当代北京长安街史话》——于永昌,年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条街,一副描绘中国百年现代化发展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