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长城汽车暴涨8倍之后的深度下跌,价值几何
TUhjnbcbe - 2023/9/11 21:01:00

近段时间,长城汽车可谓是站在了风口浪尖。

我记得三年前,创始人“魏建*”说过这样一句话:“长城汽车还能挺过明年吗?”

并且自己给了答案:“命悬一线”。

这让我想起了万科当年大喊“活下去”的口号,事实证明口号是对的。

魏建*这个自问自答,显然说中了要害,一语成谶!

长城哈佛是成功的,连续8年都是销售冠*,也是第一个全球销量突破万辆的国产品牌。

长城坦克也是成功的,受到广大户外爱好者的青睐,其中就包括了我。

但是长城电动车,算不上成功。

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新能源汽车行业看起来好像刚起步,其实对于布局者来说,已经过了上半场。

留给长城的发育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错失先机

当一个行业出现了新技术,而且呈现席卷的趋势时,就是行业传统巨头出现巨变的时候。

这个紧要关头,非常考验掌舵人的眼光和魄力。

年,电动汽车可以说刚萌芽。

李想的“理想汽车”刚成立1年,何小鹏的“小鹏汽车”和李斌的“蔚来汽车”刚成立两年。

比亚迪在这一年的年报里面说:“年内,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9.85%至9.6万辆,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不到10万辆的销量,就是称王的级别,可见市场之小。

这一年长城的股东大会上,也深度讨论这个问题,最后魏建*说:

“长城只做新能源行业的追随者。”

从这句话开始,长城错失先机就是注定的。

可能是没有想到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快到让全世界都不可思议。

曾经的神车哈弗,在大势之下,逐渐黯然失色。

如上图所示,不管是整个哈弗系列,还是哈弗H6,都在走下坡路。

不过坦克系列是增长的,但是体量比较小。

终于在年,长城感受到了危机,决定转型。

这一年长城举办了《战略发布会》,在会上魏建*说:

“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的超越,只能在三五年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赛道上领跑,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虽然认识很深刻,但是很显然,已经失去了5年的发育时期。

所以年虽然营收规模没有下降,但是也没有增长。

虽然保住了营收,但是销量却不理想,同比下降了17%。

到了年一季度,下滑进一步扩大,销量同比下降20%。

而且扣非净利润还是亏损的。

上图是长城一季度的主要财务数据,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主要还是竞争太激烈,销量下滑所造成的。

进行新能源转型后,拳头产品是“枭龙”系列SUV,定位在中低端市场。

由于定价在14万到20万之间,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的“宋”系列。

在这个价格带,比亚迪是当仁不让的老大。

要知道比亚迪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零件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生产,全球第二大代工厂不是白叫的。

长城本来已失先手,卷成本更加卷不起。

另一方面把竞争目标瞄准蔚小理的“魏牌”,表现更是让人唏嘘。

从技术角度来看,长城年的年底,推出了柠檬混动DHT技术。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半个月后,比亚迪推出DMI混动技术。

后来比亚迪把这个技术放在“秦和宋”这两个系列车上面,价格十万左右,横扫市场。

长城则把这项技术放在“魏牌”系列上面,价格在20万以上,矛头直接对准蔚小理。

这两项技术确实都很优秀,单纯比较动力技术,蔚小理作为后起之秀,没有任何积累,确实不在一个档次。

但是消费者可不管你是什么技术,只管谁的故事讲得好。

蔚小理的打法完全是互联网的招数,即便是技术落后的电动车,也能卖20万以上。

因为他们的粉丝,是广大城市中产及以上人群,蔚小理不管是定位,还是包装,还是推广,都在迎合这个用户群体。

也就是从出生第一天起,走的就是时尚路线,主打一个“与众不同”的格调。

反过来看“魏牌”,即便“柠檬混动DHT技术”吊打蔚小理,也没用,再加上定价便宜,还是没用。

因为长城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物美价廉的哈弗系列,跟小米一个路数。

小米即便推出高端机,即便各种跑分都很优秀,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品牌就是不如苹果,这是无解的心理暗示。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既然是靠便宜起家的,就不能怪消费者给予的定位。

于是“魏牌”今年年初的销量,十分惨淡,月销量只有一千多辆。

所以就有了低端车卷不过比亚迪,中高端拼不赢蔚小理的尴尬局面。

二、发奋图强

长城处境尴尬,这是错失先机带来的后果。

但是请注意,并不是说长城就不行了,二季度的表现可是很亮眼。

长城的底子,还是很厚的。

首先哈弗系列虽然是下滑趋势,这是电动汽车渗透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所有燃油车都面临这个问题。

而且哈弗系列今年上半年依然有超过60万辆的销量,尤其是坦克系列,热度一直未退。

很多人说比亚迪的“方程豹”出来之后,坦克就危险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坦克每个月都要卖出1万辆左右,越野车里面的绝对老大。

还有“长城炮”系列皮卡,不但性价比超高,还越做越漂亮,皮卡车做出了新高度。

可能有人会说,大城市又不允许皮卡车进城。

没错,但是大城市才几个,而且长城炮的主要舞台是城乡地区。

今年上半年,皮卡车销量超过10万辆。

要知道全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做到这个销量的只有7家。

上图是今年1-7月排名前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超过10万辆的,包括长城自己在内,总共只有8家。

人家仅凭“长城炮”一个子品牌就做到这个成绩,怎么能说他不行呢?

而且年的成绩整体也不错,产销分别实现.2万辆和.2万辆,守住了百万销量大关。

另外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29万元,单车毛利率达到19.37%,同比增长3.21个百分点。

抛开新能源不说,整体成绩是可以的。

然后说回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自己也意识到之前的战略错误,在年就果断修正,并且发奋图强,奋起直追。

计划未来五年,投入千亿资金,定下年销量万辆的目标,其中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的宏大目标。

年长城研发投入91亿,年研发投入亿。

不过“研发投入资本化”占了大头,所以研发费用并不高。

这一点不得不夸一下比亚迪,年研发投入亿,资本化只有16亿,是真厉害!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汽车品牌都去跟比亚迪比较,这不公平。

长城去年研发投入了亿,如果不资本化76亿,就意味着研发费用要增加76亿,那么利润就要少76亿。

年长城的净利润82.5亿,如果再多76亿的费用,就没多少利润了。

一方面可以看出长城的家底跟真正的汽车巨头还是没法比。

另一方面也说明长城是真的舍得投钱做研发。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才会不断地推出新能源汽车新产品,比如坦克Hi4-T、枭龙Max等等。

这个Hi4是长城最先进的混动技术,寄托了魏建*的新能源梦想。

当然实现梦想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行,于是就有了股权激励计划。

对位重要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激励股份总共约4千万股。

当然激励是有条件的。

如上图所示,今年销量不低于万辆,净利润不低于60亿,4年销量不低于万辆,净利润不低于72亿。

我们来看看实现难度大不大。

今年1月份总销量辆,2月份销量辆,3月份销量辆,4月份销量辆,5月份销量辆,6月份销量辆,7月份销量辆。

1-7月总销量为辆,约等于63万辆。

也就意味着今年8-12月份,要卖出近万辆。

然后再根据半年度业绩预告。

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到15.5亿之间,同比降低72.32%到79.47%。

也就意味着下半年的净利润要达到44.5亿到48.5亿之间。

为那位重要员工捏一把汗,这个难度可以说相当大啊。

长城汽车想要追回错失的先机,需要发奋图强,被激励员工想圆满完成任务,更需要奋力追赶,与时间赛跑。

更难的是竞争力,比亚迪已经把“秦”的价格降到10万以内,纵观全球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除了五菱能扛住比亚迪的价格战,还有谁?

当然长城也是有实力的。

要知道Hi4混动技术,等于是四驱的配置,卖两驱的价格。

但是电动汽车成本的大头就是三电系统,比亚迪自己生产刀片电池,性能优越不说,成本肯定是比其他车企有优势。

这种形势下,长城还能有价格优势吗?

还真有!

常规的电动汽车四驱,一般是3套电机和电控,前轮两套,,一套用来发电,另一套用来驱动,后轮一套也是用来驱动。

长城的Hi4只需要两套,这一项就要节约好几千元的成本。

长城这项技术的厉害之处在于去掉了一套前轮的驱动电机和电控,把驱动和发电集中一套电机上面。

大家完全不用怀疑长城是偷工减料虚假宣传。

这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四驱,不但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少一套电机,意味着车身重量就要减轻不少。

长城的代表车型是枭龙MAX,比亚迪的代表车型自然是宋PLUSDM-i。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官方参数。

首先续航里程,两者都是km,不分伯仲。

油耗方面,枭龙MAX混动模式下1.78L/km,馈电状态下5.5L/km。

宋PLUS有三个版本,混动模式分别为1.5L/km、0.9L/km、1.1L/km,馈电状态下分别是4.4L/km、4.5L/km和5.2L/km。

两者一对比,宋PLUS胜。

然后价格方面,枭龙MAX不超过18万,宋PLUS的四轮版本价格却在20万以上。

两者一对比,长城胜。

所以关键就看消费者的选择倾向,这也是长城有底气与比亚迪扳手腕的原因,长城是有技术的!

三、业绩表现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讲,在去年一季度的高增长基础之上,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除了比亚迪和长安之外,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

长期汽车也不例外。

并且,公司的7月中旬的时候,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减公告:

长期汽车预测业绩为:净利润约.5~15.5亿元。

尽管业绩区间看上去比较大,但是对于企业企业来讲,即便是长城汽车跟自己去年的业绩比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56亿元,变化约为-79.47%~-72.32%。

下跌幅度很大,波动区间是可以接受的。

公司对于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①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业绩波动主要由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基于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所致。

②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非经营性损益预减的主要原因系汇率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③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④其他影响: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实际上,经营性影响就是第一条,公司说的新产品上市,汇率收益减少所带来的损失也很有限,重点在于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的毛利润问题。

这个需要等待8月31日公布中报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数据和情况,到时候我再重点分析。

总的来讲,长城汽车在智能化和新能源转型的这个赛道上面,限于公司之前以SUV和越野车为主打的基因,存在一定的天然劣势。

我们对比公司最近10年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速就可以发现,虽然营收在年还在创新高,但是利润的增长自从年之后就开始降速了。

主要原因还是SUV的红利逐渐消失,竞争对手的崛起导致的。

这个我们同样可以从公司的经营率的趋势可以看出来:

非常明显,年之后,就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因此到年的时候,公司的利润就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当然,年因为坦克系列等新车的推出和其他车型的换代,再加上整个国产汽车的崛起,公司的营收出现了较快幅度的增长。

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在年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但是转型所带来的大额的资本开支,也让公司的负债率,在年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这也是汽车产业的整体特征决定的,大家都在烧钱,尤其是新势力的疯狂融资和投入,让传统主机制造厂商是很难受的。

你跟吧,有很重的历史包袱,尤其是上市公司,一边要营收的增长,一边还要利润。

哪怕是技术和产业链都非常牛逼的比亚迪,同样面临巨额资本开支投入和低毛利率的问题:

可以看到,最近3年大家的利润率,基本上都处于同样一个水平,只不过长城汽车之前因为SUV的市场红利,维持了高于其他厂商的毛利。

现在拉到同一水平罢了。

甚至我们可以对比行业的其他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到,即便到了年,长城汽车的ROE(12.98%)和销售毛利率(19.37%),依然是同类公司里面最高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长城汽车短期业务的下滑,并不改变公司长期的竞争力。

当然,转型需要时间。

四、总结

我个人还是喜欢长城汽车这家企业的,尽管公司面临一代向二代交接传承的问题,同时在产品的设计方向上面走了一些弯路。

但是总的来讲,公司依然设计出了类似于坦克系列这样的高性价比,非常受消费者喜欢,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好评的产品。

前些年我往西部跑的时候,在一些偏远地区,前些年看到最多的,除了丰田还是丰田,偶尔出现几台其他的,大多数也是三菱之类的日本车。

而最近一两年,看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上面这玩意。

随着坦克的保有量的上升,再过几年,一定会成为西部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长期公司来讲,最近3年确实经历了比较大的起伏,尤其是股价的表现,因为年和年营收的大幅增长,催化-年8倍超级大行情。

然后在年股价冲高到启动初期的10倍左右之后,再次回落到高点下来的三分之一。

从更大的的视角看,长城汽车股价由行业、战略与产品三周期共同驱动。

①行业周期

长城销量表现与乘用车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尤其是SUV爆发增长和国产替代的这些年,长城汽车充分享受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红利。

②战略周期

长城积极拥抱市场变化,动态进行战略调整,-年经历了四个战略周期,其中营收依然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利润在年之前,也是和营收同步稳定上行的。

③产品周期

战略调整后以新思路推出新车型,进行产品换代。

长城股价大幅上行大都发生在行业景气度高、战略调整后新品得到市场验证的阶段,-年行业、战略、产品三周期共同演绎,涨幅高达8倍。

并且,在同一时期,长城推出了非常受市场欢迎的坦克品牌,坦克系列是长城魏派之后,又一成功的独立匹配。

然后,再说下长城当前的困局:

国内当前最大的变化,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异*突起,新能源汽车转型和弯道超车的速度,快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和预期。

毫无疑问,在和其他同行公司相比较,长城汽车转型的速度,尤其是新能源转型的速度,就显得比较迟缓,变革时代软实力成为短板。

并且,之前推出的欧拉系列,因为定位的问题,作为硬派形象的长城,基本上电动汽车的转型,与男性用户绝缘了。

这个我个人还是不太理解的,这么大一家企业的品牌定位,很难想象一个战略级的产品,抛弃了主流用户群体。

因此,从年11月以来,新能源方面的软实力短板导致长城销量落后于乘用车市场水平,从而也导致了股价持续低迷。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品牌方面

长城定位为新能源行业追随者,-年,旗下仅有欧拉品牌定位新能源,且基本上与公司的主流客户男性用户绝缘。

长城的这一堆各种猫猫,大家说这是二代“公主”的任性,当然,非长城内部高层,这个无从考证。

另外,魏牌品牌定位变化剧烈,虽然有新品牌坦克系列的畅销,但是同样也会导致原来客群的流失。

②产品

同样的原因,在-年,长城投放新品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转型迟缓。

同时,新能源车型售价明显高于同系列油车,价格缺乏竞争力。

不仅是价格的竞争力,同时欧拉的用户群体,太窄了。

长城长期以来形成的庞大的男性用户基础,并没有很好的得到开发和利用。

甚至还搞出什么咖啡,拿铁这样有点无厘头的玩意,使得长城与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逐渐拉大,年差距达16.83%。

③渠道

魏牌转型定位“新一代智能汽车”后,与造车新势力直接竞争,线下门店远离用户成为明显短板。

哈弗油电同店销售,渠道形象、销售策略仍停留在燃油时代。

未来看点:

总的来说,长城的用户基础还在,同时公司的硬实力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

需要做的,就是把软实力短板补齐,完成软硬兼修之后,再次深蹲起跳的概率很大。

在硬实力方面,全面覆盖智能化与新能源两大领域,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全面布局。

而需要补充的软实力短板包括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

1)品牌:打造集团化品牌矩阵,全面拥抱新能源。

2)产品: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密集投放混动车型,年以来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明显,6月达25.41%。

3)渠道:哈弗新能源销售网络独立,魏牌全面发力渠道变革,首批商超店已完成布局。

最后,就是海外市场的机会。

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模仿,跟随到超越的阶段。

就如同文章分析的长安和福特之间的关系一样。

对于国产汽车来讲,无疑海外扩张会打开新增长极,并且海外业务也已成为长城重要战略版图,年收入占比达19.19%,H1海外销量占比达23.87%。

比如,在俄罗斯市场,长城汽车就拥有较高的市占率提升。

当然,对于投资来讲,情怀归情怀,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时候,长城汽车已经从高位下跌了很多,当前的股价有安全边际了吗?

投资价值,才是我们作为投资者,最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城汽车暴涨8倍之后的深度下跌,价值几何